编辑本段人物简介王简嘉禾女中国羽毛球队运动员人物年表 1925年出生,使用的球拍是李德的虎牌。
1948年,在上海比赛,初露锋芒。
1949年参加在香港举行的远东运动会,初遇印尼选手陈淑梅,经过艰苦周旋获得胜利。
1954年参加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世界羽毛球锦标赛,获得了羽毛球比赛的个人冠军。
1949年以2:0陈淑梅冠军,10月在马尼拉以2:0胜泰国陈家园得冠。
中华全国羽毛球协会成立后,加入该协会,并于1951年至1964年三次当选为理事会理事。
后随代表团赴苏联参加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1964年在印尼雅加达第三届亚运会上,和队友合作,获女子羽毛球双打冠军。
这是新中国羽毛球选手首次在国际羽毛球比赛中获得的女子项目的奖牌。
获奖名单1974年1974年印尼访华邀请赛1976年全国锦标赛1964年1963年1955年1950年 王晓霞(回族)、孙俊、郁晓君(汉族)等,竟排出了“孙黄并杜叶”的阵容,他们皆师承于世界羽坛名将李炫一。
在这些健儿之中,个子最高的是当时只有15岁的回族姑娘王晓霞,她在决赛中战胜了日本选手,为中国取得了女单项目唯一的一块金牌。
在当时,王晓霞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的风采。
曹建明、龚智超和曹燕华这三位羽毛球运动员,首次出现在世界注目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的赛场之上,前两位因为公开决裂而被除名外,曹燕华最终因为年龄关系没能入选。
这些蜕变成一代名将的新秀,成名于太湖名宿李炫一的名下。
小时候的曹建明,身体素质并不好,爹娘给他起了个“铅笔”的外号,“铅笔”的健康发育程度与他同岁小朋友中的平均水平相去甚远。
9岁那年,他第一次看见报上打出关于李炫一的广告。
曹燕华与丈夫舒永胜(曹魏的父亲)原来都是山东黄县的山东队羽毛球队员,当年以主力队员身份夺得第二届全运会的五项全能和单项的洛杉矶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后来作为总教练培养出大批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
父亲教会了曹建明正确使用器械,并组织他参加教练员培训班。
但这并不能改变他身高不足170cm 的后天不足,用教练王顺友的话说就是“一堵
王简嘉禾的家庭成员
上一篇:期待我们下次的见面英文翻译
下一篇:返回列表